首页供求信息 > 正文

中国空间站 喜迎新家人

2021-10-15 16:25:11来源:

10月14日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,宣布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回答了提问。

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空间站、首次实施出舱

林西强介绍,神舟十三号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、收官之战,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。神舟十三号任务与神舟十二号任务有六大不同。

一是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,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;二是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、2艘货运飞船、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;三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,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;四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,航天员王亚平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,而神舟十三号乘组也因此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;五是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,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;六是实施任务的飞船、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。

坚持“航天员安全第一”的原则开展工作

此次太空飞行6个月,对神舟十三号乘组形成了巨大挑战。对此,神舟十三号任务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。

高度重视经验传递。在完成既定训练计划的基础上,安排神舟十三号乘组与神舟十二号乘组进行天地通话,航天员返回后,两个乘组及备份航天员进行了充分交流,分享经验和感受。

实施重点强化训练。针对乘组将要实施的出舱活动、在轨开展的实验研究等项目进行重点训练。

强化在轨工作制度和训练。进一步强化物资管理日制度、定期天地沟通交流制度等;识别了长期飞行关键操作项目可能的遗忘效应,适时安排定期在轨训练。

加强在轨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。神舟十三号任务中,将每月对航天员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航天员失重防护锻炼项目、营养配餐方案以及心理支持活动等。

林西强介绍说,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直坚持“航天员安全第一”的原则开展工作。一是空间站从设计上保障一度故障工作、二度故障安全,产品出厂前经过严格测试和试验验证,可保证空间站长期安全可靠运行。二是针对空间碎片和空间目标等外部因素,开展专门设计,对微小型碎片在结构上进行了防护加固,对较大碎片或空间目标可实施机动规避。三是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,已制订了约4800余条预案,并进行了验证和演练。四是针对极端情况进行了应急救生准备,若空间站发生影响航天员安全的重大故障,航天员可搭乘停靠的载人飞船及时撤离空间站、返回地面;若停靠的载人飞船发生不能安全返回的故障,将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飞船的快速发射,确保航天员及时乘坐应急救援飞船返回地面。

王亚平将带来“太空授课”第二课

天和核心舱自4月29日发射入轨以来,相继与天舟二号、神舟十二号及天舟三号完成了交会对接及推进剂补加等相关工作,支持航天员乘组实现了3个月在轨驻留和两次出舱活动,核心舱半年以来稳定在轨运行、功能性能正常、设备状态良好。

林西强说,核心舱发射之前即规划了平台功能、交会对接、组合体控制、出舱活动等9类46项在轨测试项目。其中,核心舱入轨后17天内完成了柔性太阳翼控制、机械臂爬行与辨识等39项测试项目;天舟二号、神舟十二号与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完成了供电并网、后向推进剂补加等5项测试;神舟十二号乘组安全返回后,进行了电推进功能和前向推进剂补加等2项功能测试。

测试结果表明,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天和核心舱满足功能性能指标要求,实现了预期目标,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当前,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良好。

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,航天员王亚平开展“太空授课”,全国约有6000万中小学生在地面课堂上课;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期间,“开学第一课”天地互动环节、“仰望星空话天宫”的天地连线活动,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
林西强说,中国空间站不仅是全球科学家开展空间科学、空间技术、空间应用的研究平台,也是鼓励青少年热爱航天、参与探索、追求科学的实践平台。神舟十三号任务中,策划了更加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。相信王亚平会很快为大家带来“太空授课”第二课。
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1年10月15日 12 版)

关键词:

便民

点击加载更多

频道推荐

  • 服饰
  • 时尚
  • 物流
  • 灯饰
  • 养老